到70年代中期,发达国家经济持续20多年高速增长的“黄金时期”结束了,主要发达国家相继陷入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所谓“滞胀”困境。怎么办?美国和日本采取不同政策使两国经济形势大相径庭。
以1985年日元升值为转折点,日本在国内大炒房地和股票,在海外大量购买高楼大厦、展开“全球出击”,形成泡沫经济和巨额不良债权。自90年代初以来,日本经济一直萎靡不振。
与日本相反,美国则依靠创新,恢复和提高竞争力,经济连续8年平稳增长。“创新”的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·熊彼特在1912年率先提出的,他认为:“所谓创新,就是引入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‘新组合’。这种新组合包括以下内容:(1)引入新产品;(2)引进新技术;(3)开辟新市场;(4)开拓并利用新的原材料来源;(5)实现工业的新组合。”美国在1983年成立“工业竞争力总统委员会”,该委员会经过一年半的调查研究后提出:美国必须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,重新获得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,保持和扩大美国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优势。1993年克林顿入主白宫后正式启动“信息高速公路计划”,信息技术革命迎来了新高潮。
美国从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着手实施其创新发展战略:
第一,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结构,增加对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技术产业的投资。1990年美国在这一领域的投资首次超过对其他领域的投资,标志着美国开始迈向信息社会。1996年美国对信息技术和产业的投资已是对其他产业投资的1.6倍,占美国固定资产投资的35.7%,相当于世界同类投资的40%。
第二,增加研究与开发投资。1994年美国研究与开发投资达1730.2亿美元,相当于日本和德国研究与开发投资之和。
第三,进行教育改革。实施学校教育、在职和业余培训相结合的“终身教育制”。1983年4月里根政府发表了题为《国家在危机中——迫切需要教育改革》的报告,拉开了教育改革的序幕。1989年布什政府制定了《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》,1990年度美国教育开支达到创纪录的3530亿美元,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6.8%,并首次超过军费开支。1997年克林顿总统发表的国情咨文中强调:首要的事情是提高美国教育水平,要开展一场“全国性的运动”,确保“所有美国人得到世界上最好的教育”。
美国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使其产业结构发生深刻而巨大的变化。一方面农业和传统制造业得到高技术改造和武装,重新恢复了竞争力,迄今美国仍是农产品出口大国,汽车、钢铁等传统制造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所占份额扩大。另一方面,高技术产业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,美国经济率先从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。高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55%,建筑业和汽车业的贡献率分别为14%和4%。无论是信息技术产业还是信息服务业,美国既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,也是全球最大的供应国。美国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对外贸易一直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地位。1997年在全球信息市场所占份额,美国占41.8%,大大高于欧洲和日本分别占27.5%和16.6%的比重。此外,美国已占世界软件市场的75%。
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不仅扩大了内需和出口,而且拓宽了就业领域,减少了失业。由于日本国内需求和投资不振,日本失业率已从1973年的1.4%上升到4.1%(不包括妇女失业)。据莱斯特·瑟罗在《资本主义的未来》一书中介绍,从50年代到60年代,欧洲的失业率只有美国的一半。但是,由于高技术产业滞后,从1973年到1994年,欧洲几乎没有扩大就业机会,而美国却净增加了3800万个就业岗位。1998年4月,欧盟15国的平均失业率仍保持在10%以上,而美国的失业率已降至4.3%,为70年代初以来的最低水平,已经达到充分就业的目标。据美国商务部最近统计,在过去5年里,信息技术产业创造了1500万个就业机会。在欧洲和日本的失业人数继续增加之际,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(中央银行)主席格林斯潘1998年6月10日在国会作证时却表示担心,劳动力日趋短缺有可能影响美国经济增长。